简介

乌衣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二 花开花落有见时(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对大房梅氏,小七并没什么特别的恨,也没有特别的同情,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她当年得势时也把别人祸害的不轻,手里还沾着好几条人命呢,“不愧大哥哥那么疼爱樊姨娘,樊姨娘始终没有对梅氏落井下石。”樊姨娘真想动梅氏,也是能做到船过无痕的,只是那么一来就过于明显了。李家都是聪明人,在聪明人面前尽量不要班门弄斧,这一点小七清楚,樊姨娘也清楚,所以她俩才能走到今日这个地步,人,贵不在聪明与否,但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这几年大太太对樊姨娘也越发倚重,很多场合都带着她,她膝下又有三个儿子,扶正不过是早晚的事。”红拂评价道。

小七哼哼的笑出声,红拂问她笑什么,她道,“难怪京城都传李家男人专宠妾侍,你瞧这一个个的。”樊姨娘算一个,她算一个,都是从姨娘被扶正的,也难怪别人会传这种闲话。

“这有什么,京城哪家没有这样的事。”红拂不以为然,“对了,来嘉州前,吴家姑奶奶来了家里一趟,说是之前去庄王府给刘妃贺寿时,遇上了梅婉玉。”

梅婉玉?“不是说她又改嫁去了西都?”

“听说她男人如今在京城御林军任职。”红拂道。

小七翻个身,脸朝红拂这边,在嘉州三年都快待傻了,急需这种八卦让大脑转动一下。

“她是去年改嫁的西都,原先那家,据说男人对她也不错,只是不知怎地,她非要撺掇男人从军,正巧梅家在西北得了点势,那人就花钱在买了个缺,结果刚过去就碰上戎狄犯边,伤了一条腿,下半辈子只能靠拐棍走路,那家婆母气的去找梅家说理,也不知谁从中说合的,最后两家和离了,后头她就去了西都。如今这个男人就是在西都委身的,家里主母是个要强的,两口子关系不好,她从中得了利,如今得宠的很。听说男人还单独给她分了处院子,不用她去大房身边伺候,气的那家主母见人就诉苦,说秦川的梅家女人没一个好东西,好死不死的,这话传到东府大姐儿的耳朵里,她娘到底是梅家人,气的大姐儿哭了好几日。大太太也相当气愤,勒令不许梅家人再来家里。”红拂絮絮叨叨的把跟梅婉玉有关的事串在了一块儿。

“这些都是少君打听来的?”小七问道。

“姑奶奶是这么说的,还让我跟你说,等回到京城,千万躲着点那家人,别一块跟着丢人,那家现如今都成京城的笑话了。”红拂道。

“梅家这几个姑娘,真是让梅老太太给祸害了,明明个个都貌美如花,心思敏捷,偏不走正路。”依梅婉玉的头脑,好好收拾一下心性,可能在掌家这事上比她都出色,偏要往歧路上走。

“可不是,像是东府大房奶奶,到底是大爷明媒正娶的,她但凡是个好的,有大太太做主,樊姨娘再狐媚也越不过她去,何苦落得这个下场,听说如今还影响了女儿的名声,外头都在传她怎么拿婆家的东西贴娘家,当年又是如何对待妾侍。大姐儿再过一年就出门子了,二姐儿的婚事却悬在那儿,听说大太太亲自找娘家去说合,想把二姐儿嫁去黑家。”红拂。

“……”这个梅氏,真是该怎么说她。

梅家的事到此为止,二女又聊起了孩子的事。

******

李楚一行九月底从嘉州出发,十月底终于到了京城。

恰逢东府老太爷过大寿,圣主赐了不少好东西,京城有头有脸的都纷纷送上贺礼,送礼的队伍甚至一度排出了乌衣巷。

寿宴当日的一大早,小七便过去东府帮忙。

酒宴的事肯定不需要她安排,她的人物就是陪陪客人,像高夫人,刘妃,万夫人都跟她熟悉,黑氏便让她陪着在内院说说话。

按京城的习俗,酒宴设在晚间,半下午时,林妈妈派人来传话给小七,说是榆州吴家的寿礼也到了,这次来送礼的是吴家骏和元壬,李楚已经见过了,让小七去帮着安排一下他们的下榻处。

小七去见了哥哥和吴家骏,将他们安排在前头的空院子里,并说好次日在西府一家吃个饭,简单聊了几句后,李楚派人来请兄弟俩,说有几个人要给他们引见一下,兄弟俩赶紧整理衣冠去往东府。

小七则拐去松柏院看了看王嬷嬷,自打入了冬,老太太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这几天越发不爱进食。

昨天早上李楚亲自看着,才吃了半碗细粥,午饭和晚饭也只进了些汤水。今天中午好不容易说是想吃山药丸子,因怕炸的油水太大,小七特地让厨娘蒸了一碗山药丸子,看着她吃了多半碗。瞧着胃口像是上来了,李楚忙,顾不上让小七多照看着。

小七到松柏院时,老太太的孙媳正扶着老人在院里遛弯,瞧着脸上像是有了点血色,精神头也上来了,便上去陪着她聊了一阵儿,并安排了晚上的膳食。老人知道东府那边事忙,催着她赶紧回去办正事要紧。

待小七一出门,老太太的孙媳对老太太笑道,“祖母好福气,瞧这家男女主人是真把您当成了自家亲人。”

老太太嘴里说着自己不够格,心下却还是骄傲的,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到底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辈,“这丫头刚进门时,因觉得她长相太出挑,怕是个不省心的,祸害了我们哥儿,没少挑她的毛病,如今看来,吴家到是没送错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