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日看尽长安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大江东去浪淘沙(3)(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写与女伴们一起游玩,写得非常好。她结婚后与丈夫感情很好,丈夫外出做官,离别后她十分思念,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她的丈夫。词曰: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中以最后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几句最有名,是极为人称道的佳句。据史料记载,她的丈夫收到后,一看此词写得太好了,但有点不甘心,不服气,于是闭门谢客三日,一共写了50首《醉花阴》;把李清照寄来的这一首也一并抄写放在当中,然后请他的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看后,大加赏识说,士隔三日,刮目相看,你的词大有长进,其中最好的就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听到这样的评论后,赵明诚长叹一声说,其他词都是我写的,惟独这一首不是。这一段故事,传为佳话。

李清照晚年的词比较凄婉,其中《声声慢》是她的名篇。词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一连串的叠字最为人称道。叠字是我们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修辞手法,叠得好,效果会很好的。这首词接下来就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下面写她愁苦的心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得非常好。

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我们北京大学有一位有名的教授叫吴小如先生,学问非常好。吴小如先生的文章,每一篇都有他自己的新意。他给自己立下一条规定:没有己意不动笔。例如,对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历来人们都是解释为:满地黄花(即菊花)凋谢了,堆满了一地。大家知道,春天的花是落瓣,秋天的花是落朵。如果菊花都已经凋谢成那样了,还有什么用不用摘的呢?吴小如先生认为,历来人都讲错了。“满地黄花堆积”,并不是说黄花都凋零了,而正好相反,指的是黄花开得非常茂盛,花团锦簇,一朵一朵重重叠叠的菊花,构成“满地黄花堆积”的视觉效果。菊花是那样美,而我的心情却是那样的凄苦,“憔悴损”,不是说菊花,而是说词人自己面容憔悴,谁还有心情去欣赏和采摘那样的菊花呢!这就是“如今有谁堪摘?”我认为,从古到今,只有他讲对了李清照的真实意思。

李清照晚年写过一首《永遇乐》,说最难熬就是在帘儿底下听别人欢声笑语,这种愁苦可以说是最为不堪,最难以忍受。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另外像晚年的《武陵春·春晓》也写得很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她晚年飘泊到金华时写的。春天来了,风光非常好,她“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们说双溪的春光明媚,自己也想去观赏一番,但就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担心双溪那小小的船啊,它承载不了我内心这么多、这么沉重的愁啊!写得多好啊!从来没有人把“愁”写成有重量的。“愁”是属于精神情绪,怎么会有重量呢?历来写“愁”的有几个名句:

第一个就是李后主用长江水来比喻“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长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滚滚无尽”,是用长江的滚滚无尽来写自己愁绪滚滚无尽。

第二个就是北宋的秦少游,在《千秋岁》一词中写道:“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这也是名句,用大海来比喻愁。大海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是“浩浩无边”;用“愁如海”,来形容愁之浩浩无边。

再一个是北宋的贺铸,在《青玉案》一词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在这里他用三种事物来比喻愁。“一川烟草”的特色是什么呢?是茂盛;“满城风絮”的特色是什么呢?是缭乱;“梅子黄时雨”的特色是什么呢?是“绵绵无绝”。这是博喻,用三种事物来比喻愁之盛、之乱、之绵绵无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