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穿之皇太孙躺赢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肥肥(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朝廷不去纵容,但朝廷也没有去禁止。

粮食有了,女子都不裹脚了,男子也有小小的空闲了……可毕竟国家需要安稳——若人人都思考,关键他们的见识知识等等都不足,都思考,那岂不是出来大乱子?

皇上和朝臣们的意见,干脆和以前一样,别思考了。

可是皇上不能这么和乖孙儿说啊,乖孙儿一心希望大清人都学会学习,学会辨别,学会思考……

皇上词严义正,语重心长:“顾炎武先生说,朝代和国家,都排在文化的后面,文化华夏。可是顾炎武先生也没想到,华夏文化已经是日暮西山,垂垂老矣。

从母系社会到现在,任何一种朝代制度都不是完美,不同的是,生产力的提高,决定一切的是,生产力的提高,是文明的进步。是文明,不是文化。但文化是必须。”

弘星眨巴眼睛,弘星听到小系统说:“小主人,朝廷没有纵容已经很好了。这些……没有变成‘明星’享受举国追捧。”

弘星:“!!!”

“玛法是说,这可能就是新文化?以前的男子认为‘娶妻娶贤娶德’,现在男子明目张胆地说,‘就要娶色’,女子也不和以前一样‘以色侍人’为耻,而是‘长得好就是光荣’?”

皇上乐呵呵地笑:“就是这样。玛法还听说,江南各地方望族里面,出来一些‘伙伴联姻’,就是比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更好的,灵魂互通,才华相似,生活观念一致的小夫妻,这不也是挺好?”

“还有江南的女学馆,不少大家女子失去夫婿后为了谋生,开班授学……这也是话本儿流行的一个原因,不过这也是一个好事不是?”

弘星迷瞪眼:“玛法,那‘女子无才便是德’?”

亲亲玛法一副“老怀甚慰”的模样:“这可是有了大改变。因为朝廷的封赏等等原因,很多男子和女子都意识到,女子作为一个母亲,她的人品学识非常重要。

女子教育好孩子,国家就多了一个栋梁之才,说不定就多了一个‘孟子’,就算是普通人,那也比无人教养偷鸡摸狗的好不是?母亲非常重要。一个好母亲关系到三代人。”

弘星果然开心起来:“玛法说得对。玛法,大清会有一个‘牛顿’,大清会有一个‘伽利略’,大清也会有一个达·芬奇……大清会有很多‘孟母’,也会有大清的娘子军,棒棒哒。”

亲亲玛法:“!!!”

“玛法上次不是告诉弘星了,女子的思维男子无法理解,男子和女子啊,这中间隔着远那,好比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弘星不要去明白女子的想法,乖。”

弘星:“!!!”

弘星见到两个人,一个女子,一个凭借自身才华和作为,受到江南男子诗社同盟认可的女子,一个“女中丈夫”。

还一个女子,凭借自身才华,开办子女私塾,发家致富、获得江南商会联盟认可的女子,一个“职业女性”。

弘星很开心。

“职业女性”黄媛,一个五十来岁,个头不高,身形瘦小的大脚女子,是的,大脚。

“小殿下,民妇领这个封赏……有愧。”王端淑克制不住的眼泪花花,“江南有不少女子,因为家道中落被迫谋生,甚至代替丈夫抛头露面做生意,民妇只是其中之一,或者说,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吧。”

“民妇的母亲,当年逃难的时候半裹的脚放开,她后来也没给民妇裹脚。民妇恨她,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可是民妇活成了她希望的样子……”

出身儒士大家,因为一双大脚下嫁,夫家本不富贵,丈夫还不善交际,宁可在家里打理家务不要出门,没办法,她就只能背上行囊,出门做生意养家……

一双大脚出了门,见识了,思考了,自然就不局限于家庭和情爱……

朝廷大改革,皇上和小殿下肉眼可见的支持女子,她的胆子大了,请来大家女子做老师,女子私塾一家接一家地开……成为有名的大品牌,大商号……

弘星明白,出身和学识是必要条件,否则一个农妇只能去给人浆洗缝补。而明末清初的百年动乱,是江南这股风气出现的一个源头——她有一个好母亲。

弘星更明白,如果不加以鼓励,过一些日子,和平久了,就又回归到之前的状态,小小的思想萌芽因为乱世出现,因为和平熄灭。

弘星告诉她:“黄媛先生,你值得这个荣誉。你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好母亲的重要性。你教导很多女子自强自立,这更好。你的母亲为你骄傲,你的学生为你自豪,你的家庭子女因你受益……你值得。”

“我值得?”

“值得。黄媛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只黄媛先生要注意,教导女子过程中的导向,不是嫁人,不要以嫁人为目的。

女子因为丈夫无能,夫婿早逝,被迫出门做事儿,女子……有没有可能,就是单纯地喜欢出门做事儿?黄媛先生请思考。”

黄媛先生愣愣地站在那里,呆呆地看着小殿下。

“女中丈夫”王端淑,人称“女士”,女子中的士大夫,她是小脚,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干瘦的身体弯成半开的弓,眼睛几乎看不清人。

她起身行礼,弘星扶着她在沙发上坐下来,她就拉着弘星的手,笑容温暖慈爱,身体颤颤巍巍的,因为缺牙而语句不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