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女扮男装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4随时恭候(1/5)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谢蘅先前完成任务时, 曾经得到过一颗神奇种子。

神奇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颗种子可以种许多吃的东西出来, 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延年益寿,包治百病,提升内力, 一见钟情等, 可此物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只结一颗果子, 种起来, 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且短时间内, 无法完成开完结果。

031这会儿提起, 谢蘅也意识到, 若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神奇种子不失为一条退路。

然而,若真使用神奇种子, 就一定会面临一种情况——

她只能救一人。

赫连屿和长公主, 最后只能活一个。

以谢蘅与赵瑾的关系, 保长公主, 毫无疑问, 可是, 赫连屿就会因子蛊被取, 母蛊反噬而......

二人关系如今也算不上好与不好,道不同,不相为谋。然而, 相识一场, 赫连屿也并非是十恶不赦,就这样看着他死,谢蘅有些犹豫。

青州属于北方,谢蘅与赵瑾的马车准备回长安时,天气算是彻底冷了下来。

二人来时,沿途凶险,处处小心,眼下青州事情大致解决,回程路途,没了暗杀,倒也敢用自己真实的容貌。

马车内,铺着厚厚的毯子,车壁用牛皮纸贴了一圈,驾车的是陈着,祁寒一则骑着马,走在前面。

这会儿天还早,谢蘅打了个哈欠,“就这样走了,不和薛定以及巡抚打个招呼么。”

“不了。”赵瑾敛了敛目,从一旁的暗格中,取出了一个盒子,“这里有些糕点,你要饿了,可以先吃一些,垫垫肚子。”

谢蘅见赵瑾准备的这么齐全,未免有些好笑,“你这是早就计划好了?”

“嗯。”

她凑了过去,盯着人左右看了看,“能说说,你怎么想的么?”

“为何走的这么突然?”

以及,不是想救长公主么,走了还怎么救?

最后这句,谢蘅终究是没有问出声来。

人就在眼前,如今某人已经恢复了原本的样子,赵瑾被这么看着,拿糕点的手,几不可察的顿了一下。

“我来青州,是为了调查青州动乱一事,如今动乱原因已明,而长安内二皇子部署到哪一步,尚且未知,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尽早回去。”

谢蘅一愣,“可你不是打算......”

赵瑾难得笑了笑,“我在你眼中,难道是有勇无谋之人?”

谢蘅摇了摇头,“我只是比较好奇。”

“赫连屿说子母蛊的事,或许不假,可血浴一事,尚有待商榷,我并非是头脑一热,不计后果,逞匹夫之勇。”

“想救娘这点,无可厚非,但这里面,尚且还有许多疑点。”

“上次他说,他是端月十九出生,如今距离端月还有两月。”

“且不说他说的话,是否全是真实,即便我当真要血浴,也得先和爹娘见上一面,若中途有事,也好免去诸多遗憾。”

谢蘅被赵瑾的这个想法,小小的惊讶到了一下。

这人思路清晰,也并未感情用事,事实上,赵瑾的考虑,和谢蘅的一些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

她不赞成赵瑾血浴,除了这主意一听不大靠谱外,更有的是,青州离长安不算近,要因人三言两语就脑袋一热,二话不说答应了,这不仅显得人毫无理智,最后真出了些什么意外,长公主和平阳侯,岂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而赵瑾那时做这些事的意义,又在何处?

当然,这些话谢蘅并没有当着赵瑾的面说出来。

一则,赵瑾当时还没做,二来,这人的出发点是为了救母,她作为朋友,没有任何立场能阻止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心。

但倘若人最后还是选择这么做,即便是落人颜面,谢蘅还是会选择提醒赵瑾一下。

不过,当她真把这些话说出口,这也几乎意味着,谢蘅对赵瑾的选择,有些失望。

她欣赏喜欢的那人,不该是只看当下,思虑不周之人。

赫连屿的话,谁也无法确认是否真实,还别说先前这人还想借赵瑾的身体,转移自身的蛊毒。若他存心欺骗,赵瑾选择相信,那便是与虎谋皮,冲动莽撞,这样的人,再多的欣赏,也会让谢蘅望而却步。

还好。

还好赵瑾最后的决定,并非如此。

听完赵瑾的话,谢蘅心下一喜,她看着人眨了眨眼,好奇的问:“那你现在走了,赫连屿怎么办?”

“我给他留了书信。”赵瑾微微颔首,“倘若他想活命,便再来长安找我。”

他娘便在长安,虽说西秦的往事,许多人都不愿再提,可此事有关他娘的声誉,赵瑾始终是不信,自己娘亲,会是赫连屿口中那样的人。

有些事,他必须要弄清楚。

当然了,之所以走的这般干脆,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赫连屿说他的血与他相融,蛊虫可以更换宿主,那作为长公主的儿子,他们母子的血,也应该相融才是。

退一万步说,即便最后赫连屿不来长安,他既已知晓有换蛊的法子,那么,他自己就能是最后一条退路。

这世上,总不可能就他赫连屿的人,会这种蛊虫之法。两个月的时间,足够他搜寻能人异士。

当初在青州西岭山下,赫连屿曾威胁过他,说谢蘅的血也行,然而当下再看,了解了事情始末的赵瑾却不以为然。

倘若谢蘅的血可以,世人这么多,总还可以找到第二个第三个血液可以相融的人,为何一定要费这么多功夫,算计于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