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封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水山蹇,凤鸣岐山(4)(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不少重臣见状,心中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叹息。

“王上,为了彻底解去大旱之灾,臣还有两道贞卜呈上。”说着巫咸竟又从怀中取出两块龟甲,托小臣呈与托王。

子托接过第一块龟甲,再度蹙眉道:“箕(ji)地之北的牧场,朕还记得曾在那里田猎,的确是块草肥水美的地方,只是数年前,就赐给了黄氏一族,伊爱卿可还记得。”

“老臣自然记得,黄氏举族征伐召国反叛有功,被大王赏了箕北的牧场。”一白服老者,须髯轻抚,贵气十足,跪坐在托王右侧上首,与巫咸面面相对。

正是右相尹伊重,是殷都伊氏的族长。先祖伊挚(zhi),曾是大汤王的左相尹,史称伊尹。因兴商灭夏的大功,不但令伊氏兴盛,更在死后与右相尹薛仲虺(hui)入了大商的宗庙,封为祖神,被历代商王祭祀。伊氏子孙就算位极人臣,也不敢再称伊尹。

先祖伊挚不但擅长政略,更擅巫事,因而伊氏一直也是大商重要的巫卜氏族,直到有一日巫氏崛起,凭借帝神教将伊氏巫权重挫,从此一蹶不振。宗族几度兴衰,如今只有殷都这一宗最是兴旺,是伊氏的大宗,却无封国,这也是伊重最大的痛楚。

子托沉吟半晌,心中反复权衡,才决定道:“也罢,立即传命黄甸,箕北牧场征为帝神畜牧之地,交由帝神教打理,朕自会另赐土地以作补偿。”说着便在龟甲上再次批了‘兹用’二字。

批罢再看第三块龟甲,并未言语,而是让小臣将龟甲直接递给了伊重。

伊重在朝室内向来少言鲜语,大王不问便不言语,可但凡出声,便是骤雨疾风。

此刻,他将龟甲向身前一掷,似笑非笑拱手对面道:“巫相尹,老臣还从来没见过八千戎奴血祭的场面,想必是宏大而精彩绝伦,有心观上一观,可惜罪臣周季历所献得那批戎奴,早已被大王赐予了王畿子姓二十余家与一众臣卿,如今也没处征了,甚为遗憾啊!”

其下首的臣卿们纷纷点头称是。

巫咸不紧不慢道:“右相尹无需遗憾,戎奴虽被王上赐下,但还是可以被征回的,不是吗?”

“只是八千血祭会不会太多了点,过往最甚时,不过三千血祭,毕竟是我大商重要劳作之力。”伊重笑吟吟商量的口气。

“唉!八千戎奴分散到几处祭场,也就勉勉强强,不多矣,实在不多!”巫咸似乎嫌少,一副惋惜不足的样子,“如今大旱不止,劳力再多,也是枉然,不如先解旱情,何况这些戎奴放在各家手里,一年以后怕也活不下几人了。”

伊重下首早有臣卿道:“自左相尹任居十年来,力主在多国营建东西二母及五丰臣的祭场,耗费颇多,侯伯们早已怨声载道。”

伊重摆手止住对方所言,“诶,不可妄言,巫相尹也是一心帝神,无过有功!但据老夫所知,多处祭场尚未完工,就算将戎奴征齐,怕是也要等来祀才能祭用,又如何能解大王的燃眉之急。老臣看不如就在宗庙祭祀如何,伊尹神祖也能保佑,还省下不少血奴,岂不是皆大欢喜。”

他言外没说的话,是放在眼皮下祭祀,帝神教自然无法在奴数上做手脚,若是血祭中让巫氏腾挪个上千人,那可是巨量的财货。

巫咸叹了口气道:“都是为王上计较,这些戎奴刚好在祭祀前,抢修祭场,也是物尽其用,早一日祭场建好,早一日血祭,便早一日解王上之忧,右相尹该不会是舍不得族里的戎奴吧?梅伯可是要将爱嫔爱女都奉献火祭了啊!”

“老臣自是不会为那数百戎奴吝惜,正如巫相尹刚刚之言,奴隶损耗一向极大,各家如今怕是连三成也不剩了。”伊重神情惋惜不已。

“右相尹多虑了,我已命人查算过,当初的万名戎奴,王上共赐给了三十三家,除掉两祀里死去的四千六百七十七奴,还余下九千二百零九奴,如今帝神仅需八千整,绰绰有余不是?”

“巫相尹这耳目怕是比大王还要恐怖了许多!只是这般征用后,各家田地又靠何人劳作?怕是下了雨,更添怨言啊!”

巫咸见托王脸色转阴,忙岔开话题笑道:“臣的耳目便是为王上的耳目,王上,臣也听到些趣事。”

“哦?说说,有何趣事,能让朕也解解烦,欢喜欢喜!”托王饶有兴致地问道。

“臣听闻挚侯、九侯、鄂侯上月带了数千羌奴,拜访了王畿多家,对了,便是先去了右相尹的封邑,据说走时羌奴少了三成。”

“哦,竟有此事,他们此来所为何事,怎的也不见他们前来殷都朝觐。”托王不满道。

巫咸朝右相尹一笑道:“臣倒是略知一二,挚侯怕是为罪臣周季历求情而来的,就不知怎么拉上了九侯与鄂侯。”

托王脸色一沉,瞪向右首,“可有此事?”

伊重忙躬身解释:“大王,周季历因桀骜犯上之罪,先前已关禁一年有余,但他所率周族为我大商先后平灭了十三戎部,毕竟劳苦功高,如今不少侯伯都为他执言请命。”

“糊涂!”话音未落,便有一老臣出言呵斥。

此人是王族的宗学耆(qi)老商滕,他那一支子姓小宗,百多年前被封在了商旧都商丘,镇守大汤王的陵墓。因而以商为氏,族人多以货运坐贾为营生,也同时收集些各地风土人物,助族老商滕撰写典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