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紫箫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乾坤朗朗(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董寿就是在此时进入大堂的。他肥硕的身躯经历日晒和疲劳的双重折磨,此时已虚弱不堪,汗水从领口、袖口喷薄而出,浑身上下散发出令人作呕的馊味。

董寿从众人面前走过,秦士逊等人纷纷厌恶地掩住口鼻。

“恩师,”董寿气喘吁吁地瘫倒在王修怀面前,“学生总算是赶回来了……”

“快扶他起来……”王修怀用喑哑的嗓音吩咐道。

两名仆从把董寿扶起来,塞进那把空着的圈椅里。袁仲贤忍不住起身,端着椅子,催促弟弟和穆武退后一些。

王修怀都忍不住一阵儿干呕。

“师兄,”秦士逊皱着眉头,问道,“就不能洗个澡换身衣服再来?”

“无妨,无妨,”王修怀吃力地说,“国事为重。应吉他为了这件事鞍马劳顿,咱们先忍一忍……那个谁,拿点儿冰块来,在应吉身边放下。”

一盒冰块放在身边,董寿感觉气息顺畅了许多。

“师兄,听闻你在柔远受惊了?怎么回事?”秦士逊问。

“恩师,那朱嗣宁无礼,我本来心怀诚意,上门拜访,就因为贱躯虚弱,不能下车进营,他竟然杀了我的亲随,斩了两匹宝马,还把我的车砸得粉碎……”提起此事,董寿就委屈地皱着眉头,眼泪眼看就要掉出来了。

“杀了你的亲随?”秦士逊错愕地问,“难道是相府的那个……”

“对,就是相府的王长随!”

“好哇朱嗣宁,连相府的长随都敢杀!”袁季征一拍桌子,厉声吼道,把众人都吓了一跳。他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声如雷霆,且身体健壮,比起只比自己大一岁的王宰相,仍显得孔武有力。

“朱嗣宁虽是一介莽夫,但也不会随意杀人,”秦士逊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师兄,王长随是不是打了阳罗大营的人?”

“可不是!”董寿答道,“我也就是一时气急,没有约束一下王长随,让他打了什么五营校尉……”

“阳罗大营的军纪,外人随意殴打任何士兵,三下以上,有十人目睹,立斩。朱家向来军规严苛,王长随丢了性命,也怪不得别人。”田弘毅在一旁补充道。

“秦顺之,田将军,你们这是在帮逆贼说话吗?”袁季征诘问道。

袁仲贤摆手制止脾气火爆的弟弟。他年纪更大一些,说起话来却依然口齿清楚:“顺之和田将军只不过是说一下这件事儿,何况,这事儿能说明什么?斩了一个相府的长随,还是犯了军纪的,难不成你也要把它写进奏章里去?”

袁季征想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就点点头,不说话了。

“仲贤说得对,”王修怀说,“咱们呐,还是赶紧说一说这,嗯,这朱锦父子谋反的罪证……应吉啊,你来说说。”

“恩师,各位,”董寿灌了一大碗凉茶,擦着汗,说,“属下这次去柔远,与朔宁知府宋世根、柔远知府李登府等人,明察暗访多日,最后核定,先前阳罗大营报备的兵额,是九十五万,这个数字无可挑剔,本来有六十万,英宗建昌三年曼桓入寇,朱锦血战之后,朝廷增加二十八万,本朝洪善六年,增加七万。但是,经过核算,阳罗大营兵力总数在一百二十五万。”

“多出的这三十万,已经查实了?”王修怀问。

“那朱锦父子招募亡命,充入军旅,又胁迫李登府,把这三十万人的造册,日常藏在柔远府衙。李登府只是个文弱书生,哪里敢和朱锦抗衡?所以属下到柔远以后,李知府把这三十万人的造册,连夜抄写了一份,送到我这里。”说到这里,董寿显现出一副自鸣得意的架势来。

喜欢紫箫记请大家收藏:(m.xinzz.org)紫箫记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