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紫箫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罗织罪证(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是我们杀的曹慎修吗?”秦士逊反问道。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抬起手指,指向天。

众人恍然大悟。

“快,”王修怀对董寿说,“来看看你那两个人,还有你那什么罪证……”

——

午后,天色蓝汪汪的,一些儿云也没有;大地火辣辣的,一丝儿风也没有。在这样炎热的日子里,都城也显现出难得一见的宁静。位于内城门内的御史台,更是门可罗雀。

日常,一般人想到这里,都会双股颤栗。在这白墙灰瓦的宁静院落,站在门前,只能看到一株高大的柏树,不知已经在这里生存了几十年还是几百年,树上时常传来瘆人的黑老鸹的叫声。

刑部司郎中翁茂溱在这个炎热的午后来到御史台门前,站在门口,仍然感觉到丝丝凉意。他下了马车,将手里的卷宗收入袖筒,整理一下官服,走向御史台大门。

御史台门口的两名军士,却与其他衙门不同。正值酷暑,他们却衣冠整齐,直挺挺地手持长枪,如雕塑一般矗立在门前,任由汗水如溪流一般从脸上汩汩而落。翁茂溱走上门前台阶的时候,他们手中的长枪交叉到翁茂溱面前。

“请问官署,姓字。”军士严肃地说。

翁茂溱愣了一下,想不到此时还有如此谨守章程的官署。“刑部,刑部司,郎中,名翁茂溱。为一桩案子,来见御史中丞。”

长枪分开了。军士毫无表情地说:“翁郎中请进。”

翁茂溱步入御史台,在门吏的带领下,绕过正对大门的皂荚树,进入第二重门。

迎面就是御史台的正堂,距离二重门还有三四丈。门吏领着翁茂溱进入堂内,抬头可见,堂上空空如也。堂下倒是有六名文书,坐在那里,静悄悄地各司其职。除了翻动书页声、笔锋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正堂内外,毫无一点儿声响。

“翁郎中稍候。”门吏说了一声,转向侧堂去了。

很快,曹慎修跟着门吏,从侧堂出来了。见到翁茂溱,他拱手施礼,翁茂溱也回了礼。

“翁郎中到御史台,想必是有事找曹某。”

“正是,”翁茂溱答道,“曹中丞,是否方便借一部说话?”

“这里是御史台正堂,”曹慎修正色道,“为外朝枢机,与刑部各司其职,处理刑罚要务。翁郎中如果有私事,请免开尊口;如果有公事,但请示下。”

翁茂溱素闻曹慎修是一个十分戒慎的人,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他沉吟了一下,说:“翁某来见曹中丞,公私之事都有。”

“那就请言公,私事免谈,”曹慎修淡淡地答道,“更不必回避众人。即使回避了,上有天,下有地,翁公面对曹某,曹某面对翁公。汉太尉杨震说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那如果,”翁茂溱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靠近曹慎修的耳朵,“翁某所说的话,只想让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呢?”

曹慎修微微蹙眉,心中对这个从没有过往来的正四品官员产生了异样的感觉。“外面请。”他略一沉吟,答道。

两人一同离开正堂,在二重门内的松林间坐下。翁茂溱悄悄瞄了一下周边,眼见这里说话不会有人听到,才对曹慎修说:

“翁某官阶虽低,但是向来听闻曹中丞为人谨慎端正,也早有拜访的意思。只是听说中丞从不与内外官员有什么私人往来。”

“这是曹某为官为人的准则。”曹慎修答道,但是那冷峭的黑脸上,却缓和了一些。

“翁某最近接手了一个案子,”翁茂溱凑到曹慎修耳畔,轻声说,“这个案子可能与曹中丞有些纠葛,因此冒昧打扰。”

喜欢紫箫记请大家收藏:(m.xinzz.org)紫箫记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