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娇似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宋宅现在住着的只有待嫁的二小姐,大少爷一直住在西府值房,除节假日鲜少回府上住,三小姐也嫁给了在西府后面办事的吏部员外郎,十分拮据,到现在住的仍然还是租房。

贺家三郎好本事,能迷的住她家的二小姐,要知道娶了他们家二小姐,那可就是娶了扬州的一大首富,往后的日子可不知道多滋润。

“小姐是认真的?春红没有理解错吧?小姐……是像夫人喜欢老爷那样,喜欢那贺家的老三?”

宋婉君不说话,但面上却红了一片,看反应就知道假不了,这种时候还能冷着性子说是的话,那喜欢也不过尔尔的事。

春红想了想以后的事,不免发愁,倒是不揪着对方是女人这茬子事拿来说,愁眉问道:“那贺三郎和二小姐是一样的心思吗?”

宋婉君闻言便沉下了脸,刚才的小女儿家姿态通通消失不见:“她并无男女之间的意识。”

“说的也是。”贺三郎认准了自己的身份后估计就对婚配之事寒了心,怕是不敢往那方面想。

宋婉君瞅着自己锁上的木匣子,里面安然放着那对金娃娃,想到与贺兆珽这几日的相处下来,不知怎的又想见她人了,可只怕这人这会要读书,不能分心陪着自己,便又站起身来为自己找找事做:“拿些渔具来,我们去城外的汴水垂钓一会。”

春红心底的事说开后又恢复到平日的样子,一下子活络起来:“二小姐等着我,我拿两个来,再差人带上一只大大的竹篓子,与二小姐作陪。”

宋婉君笑笑,这丫头和自己相处也算放得开了,扬州那个自小与自己一道长大的绿荷到现在见着自己都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躲着她,同她说话也细声细语连大气都不敢出,她倒是不解,自己当真看着那么刻薄吗?

.

贺兆珽回到家看了几个时辰的书后就犯难了,按着日子来算,后天就是文鹤莲他爹大寿的日子,她绝对会被邀过去一道吃席,可他们家现在一贫如洗的,能拿出什么与文相身份相配的礼来?

可不去吧,文鹤莲那小子又送来请帖,文鹤莲的面子可以驳但文相的不可以啊,要是在拿到请帖的情况下还不去,除非能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然文相那边的人说起来,她贺家还要不要在临翊府混了?

装病?

不行,这几日拉着宋家二小姐到处跑,哪条街的小贩店铺看不到她神清气爽的,可家里真的已经拿不出钱来了啊!

她左思右想,最后想起市井里那些贩卖自己字画的摊贩,好像她也算小半个红人了吧?

文相曾也主持过科举的考试题,最是欣赏文人才子,她现在努努力,花点功夫给文相画出一张画来?

想来她临翊府解元,写的诗作的赋都是广为流传的,一度还有过印制她拓本的风尚,引的整个临翊府的纸都贵了好几个钱。

“便送文相一番心意吧,若文相当真是个风雅之人,定不会领略不到其中的情义。”贺兆珽自言自语,回到书房里铺满一张桌子的纸,脱了身上的文竹印花白色对襟挂在一边的架子上,绑了根麻布带子将宽大的袖口系住,打成一个结至于脖子后面,一路磨墨沉思琢磨。

赠一副家国安康图,作一篇颂忠臣赋。

做起事来能摒弃一切杂念,动作轻而讲究,不会过重而坏了纸张,更不会脏了衣裳。

※※※※※※※※※※※※※※※※※※※※

这里说一下,宋家的大少爷和扬州的那位哥哥不是同一个人,后面会提到扬州哥哥的事。

还有关于宋家大少爷在朝为官鲜少回家里住的原因,第一,宋家是商贾世家,三代内不得做官(唐时便有了这个规定),那大少爷是与家里断绝了关系后才能入科场考试(但这也是明面上的样子,多在私底下还是会偷偷送钱,所以大少爷只能在重大传统节日才能回到宋家居住与家人团圆),第二就是大少爷买不起房,所以只能住在值放,后来宋翻修了一些旧房子,给之前办公的地方扩大了许多,妻女也都是自己在外面住的租房,不过有些地方官的府衙是可以住家属的,但京城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不可以的(东京梦华录里好像没提到)。

接下来是住房的问题了,这章里面大家看到的宋家成家的大儿子没有自己的房子,嫁出去的女儿和夫家也住的是租房,那是因为在京城买房非常的贵,搁现在堪比北京一环的房价,就连一品大官也未必能在京城里有大房子居住,何况宋家儿郎才六七品,嫁出去的女儿们嫁的也都是五品以下(虽然说有为官数十年,十万雪花银的说法,银子是非常值钱的东西。但实际上不混到五品以上还是过的很穷的,不然你们想想物价和朝廷发的工资还有房价的问题,我一个文科生都知道这绝对不可能,那不得导致通货紧缩吗……)

咳咳,扯的多了,最后说一句,本文用了很多宋的东西,包括大背景什么的,但绝对不是宋朝,是一个架空的朝代,大家不要太过较真挑刺与历史做对比,所谓的架空也不可能是全然不顾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常识瞎做设定,所以我后面也会给大家用到一些历史上真实的现象(咳咳女子科举是不可能的,武则天当皇帝那会虽有女官,但不是通过科举得来的,所以本文女子科举发生在一个架空的朝代才符合了逻辑,但商贾世家三代不得为官是真的,也算进步了,以前那时候只要是商一辈子都只能是商呢……)

喜欢如娇似妻请大家收藏:(m.xinzz.org)如娇似妻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