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土豪(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高远山做为富三代,从小奴仆成群,锦衣玉食伺候着,被惯坏了,恶行累累也不必提。

李自成要替天行道。

晌午吃过饭,大队开出山沟。

这次不能夜袭了。

几百步卒训练不周,人数一多必然产生混乱。另外高家宅院占地五六十亩,晚上进去也不好搜剿。

分出几十人守定各路口,李自成带着三百多人直冲大宅。

架梯强攻。

高家护院近百,颇勇悍。双方厮杀一场,李自成于后半晌攻克大宅。

高财主月前已经带着家眷躲去榆林城了,逃过一劫。

战后清点,己方阵亡十一人,伤三十五。

死的里面有一个是李自成表亲。

顾不上悲痛,赶快把战利品装车要紧。

因为东面是波罗堡,西面有响水堡,离得都不远;北面五十里又是榆林城。大兵一出,李自成这帮“贼寇”就要嗝屁着凉。

粮食装了六十车,银子二十车,绫罗绸缎十车,其他贵重财货六车,牲口上百。大丰收!

照例车队先走,李自成在高宅蹲守一宿,天快亮时才撤离。

这次缴获实在太多了,除掉分给民夫们的好处,最后拉回大本营的还有七八万斤粮,五十五万银子。

爽翻了!

八月初十,望眼欲穿的沈一石终于等来了李自成。

“恭喜班头旗开得胜!”

“好说好说,屋里坐。”

袁宗道在一边忙着端茶倒水。

两人先聊了些局势。

围困绥德的农民军已经被打散。

早前已降农民军头领王二也因为当内应败露,被洪承畴砍了。他还顺便把苗登云等大小几十个已降头目一齐斩首。

王嘉胤反而攻占了府谷,称王置官。

他麾下右丞白玉柱、左丞紫金梁,部下将领一百多,士卒三四万。

沈一石感慨道:“也不知啥时才是个头,咱安分买卖人最怕就是兵连祸结。”

李自成笑,“是吗?刀兵一起才是发财的好机会。比如介休的范永斗。”

“范永斗?”

沈一石略思索,“好像……没听说过。”

“老范发家还要再等两年,不出名也正常。”

山陕地贫,所以多商贾,买卖做遍天下。

他们财富之多,比江南那些土豪不遑多让。

其中很多人都是和蒙古贸易发家的。包括山西的范永斗。

到崇祯五年,皇太极带着附庸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土默特、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约10万兵力,征伐插汉儿——令人菊紧的名字,还是改察哈尔。

皇太极大胜,从归化城南下,兵锋直抵大同、宣化。耀武扬威。

大同德胜堡明军遣使贡献,牛羊绸缎茶叶烟叶白糖冰糖粮食等等。皇太极也回赠了十几只羊。

宣化守将也遣使议和——都是私下的。

从此开始,边关守将纵容张家口商人与鞑子进行大规模贸易。那些商人尤以山西老西儿为主。

(皇太极并不算清太宗的本名。译名也可叫黄台吉、洪台吉。

“台吉”疑似出于汉语“太子”音译。明代蒙古人,凡是可汗、济农一级的首领,生的孩子如果有自己的分封部落,都需要加尊称“台吉”。

后来该尊称被滥用,稍大一些的有台吉尊号的部落首领,尽管他不是可汗也不是济农,他的儿子也被被尊称“台吉”。

而黄台吉或者洪台吉,就比“台吉”略显尊贵一点,疑似出于汉语“皇太子”音译。

起初能用此尊称的,只有可汗或者济农的长子或者指定的储君,后来滥用了。

“黄台吉”为储君的,土默特和卫拉特人比较常见。

但这和满清有啥关系?

努尔哈赤时期的女真人,已经高度蒙古化,但到底和蒙古人是有区别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和蒙古融合,努尔哈赤稀里糊涂地把孩子取名为“黄台吉”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蒙古人的比较正宗的做法是,无论“黄台吉”还是“台吉”,都是尊称,都用于名字后缀,没人直接用这个当名字。有点类似突厥时代的“特勤”了。

当时各种被突厥化的中亚民族后裔,也开始用“特勤”做名字后缀,逐渐让“特勤”完全消失了原有意义一样。

(古代史书里记载,突厥有个官号叫特勒,唐太宗昭陵六骏里有一匹马就叫特勒骠。然后现在考古搞清楚了,突厥那个官名,是叫特勤。特勒是特勤在多年抄写过程中以讹传讹搞出来的。史书还记有个叫阙特勒的人,现代已经发现了阙特勤墓的石碑。)

努尔哈赤称汗,一样是效法蒙古制度。)

…………

感谢书友2017..933月票支持,感谢太平天国等书友推荐票支持

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请大家收藏:(m.xinzz.org)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