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恣意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三十九章 马努希安心了,来自宝莱坞的励志电影(2/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该片由美版《忠犬八公的故事》的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他曾凭《狗脸的岁月》、《苹果酒屋的法则》两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要知道,这部电影在北美的总票房不过5800万美刀。

可是,在国际上却大杀四方。

尤其是在国内是大受欢迎,票房非常高,首映当天,上映15小时便打破同类型影片首日票房纪录。首周票房更是超过一亿元,属于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用一条狗的视角看世界,也许是这部温情片最打动人的一点。带着童真、带着简单和纯粹,它按“喜欢”和“不感兴趣”划分着这世间的林林总总,却总是对下一秒充满了原始的好奇,充满友善的爱意。

也许,这正是这部动物电影获得许多明星自来水自发宣传的原因之一吧。

除此之外,三月份票房最让人意外的电影,是根据游戏《最终幻想》改编的同名CG电影《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

这部电影号称投资1.2亿美刀,在岛国的票房却非常糟糕。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是一部全 CG电影,作为《最终幻想15》的平行前传,讲述了游戏之外、发生在魔法王国路希斯的一场壮烈战争。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在国内上映3天多,获得超2000万的票房,给人的直观感觉是:还不错。

纵向比较:本片在岛国小规模上映,10天的票房为1亿日元,约合国内600万元。

横向比较:同期在国内上映的《生化危机终章》、《刺客信条》也属于游戏相关类电影,不过都是真人电影。《生化危机终章》上映3天的票房为6.56亿元、《刺客信条》上映3天的票房为1.2亿元。

与它们相比,《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了。

抛开排片原因,《生化危机终章》众所周知和游戏原作没什么关系,只是纯粹的火爆商业片;《刺客信条》有“法鲨”迈克尔·法斯宾德。

虽然,《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的首周票房还不错。

不过,口碑直接就烂掉了。

作为今年春节档后第三部登录内地市场的游戏改编电影,上映第10天,《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实时票房17.66万,累计票房2790.19万,累计票房甚至刚刚超过上映三天《美女与野兽》的单日票房2622.43万元,令人大跌眼镜。

口碑之烂,跌幅之快,可以说是惊掉了一地眼球,以往就算骂的再凶的电影,也从来没有走出这个票房曲线。

确实太烂了,就连陈屿这个游戏迷,都忍不住吐槽了这部电影。

电影虽然在人物细节还有剧情上面下足了功夫了,但是,却忽略电影剧情方面讨好观众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粉丝向电影,如果你是FF15的粉丝的话,你绝对这部电影非常喜欢的!如果你不是的话,你就跟小礼哥我一样看的云里雾里的感觉,根本不知道说些什么!

还有就是在剧情上面了,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发生在FF15之前的故事,也是为了游戏做的前期铺垫工作,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部前瞻性的作品。但是,我个人认为这部前瞻性作品做的并不是很好,在故事剧情上面有种我裤子都脱了,你就让我看这个的感觉,故事在最重要的时候,戛然而止!

从游戏改编电影,目前全球的成功案例无非《古墓丽影》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寂静岭》系列和拿下内地14亿票房的《魔兽》等寥寥几笔。

庞大的粉丝群是电影公司纷纷瞄准此类影片IP的基础,但也无疑是一把双刃剑,重情怀的粉丝会觉得有一个膜拜的场景甚至一个片名就够了,而重代入感的粉丝可能会要求世界观要与游戏接轨,全景要忠于游戏的情节,对影片的期待值会更高。

与此同时,游戏改编电影还需要兼顾更大的市场群体——普通观众,而对这类人来说,一个看得过去的故事架构会比还原游戏里某个特定的场景重要得多,如何在兼顾本就有分歧的原着粉的同时再去争取更多的普通粉,就成了这类电影的终极难题。

选择忠于电影的诸如《刺客信条》,基于游戏元素,导演创作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而为了让这部电影符合玩家的认知,所有的经典战斗场景、跑酷等特技镜头都由真人完成,甚至游戏中最经典的动作“信仰之跃”也是在真实地点由专业特技演员完成的。

而为了构建一个逻辑上显得通顺的故事,导演在结局上还参考了更多观众的意见,将原本设定的刺客“团灭”结局改成了欢乐的大逃亡收尾,在最大限度赢取观众的道路上煞费苦心。

选择忠于游戏的成功代表则是《寂静岭》,影片对游戏三元世界观和宗教隐喻的继承无疑是对游戏精髓的把控,而更被贴上“复制游戏”标签的则是对场景的还原,小镇的建筑完全是复制游戏基础的实景,而浓雾的特效则将游戏的氛围彻底代入,最终收获了游戏玩家和普通观众的双“点赞”。

从某种角度说,只要沿着这个方向拍下去,观众都会对这类电影欣然接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