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八十年代翻身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一百四十四 章(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这是姜宁这辈子第二次坐的火车, 比上回好过多了, 小小的车厢虽然简陋, 但最起码不会人挤人, 气味也没有太混杂难闻。

不过也仅此而已, 绿皮火车噪声大, 也不甚平稳, 要说多舒坦是没有的。

安安一开始很兴奋,在铺位上蹦跶,又要他爸抱着去窗边瞅风景。

等旅途过了小半, 新鲜感消褪,小胖墩就焉巴了,爸妈说不能出门, 他只能恹恹趴在母亲怀里。

“安安睡吧, 妈妈抱你睡。”

只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姜宁也没躺下, 只竖着枕头靠坐在窄小的铺位上。她伸直腿, 让儿子坐在自己的大腿趴在自己怀里睡觉。

“你睡一觉咱们就到了, 到时候妈妈叫你好不好?”

“好。”

安安揉揉眼睛, 打了个小哈欠闭上眼睛。

铺位挺窄的, 赵向东身材高大健硕, 要是挨过去坐恐怕挤得姜宁的腿难受,他就坐在对面下铺。

等安安睡着后,他就把儿子接过来自己抱着, 对媳妇儿说:“你眯会儿吧, 今儿起得早。”

赵向东说着,就解开自己的军大衣,将儿子裹进怀里。这车厢冷得跟冰罐子似的,孩子穿得厚实醒的时候没啥,但睡着了总需要更暖和一些。

这个恋人之间的经典动作,现在一对父子做出来,看着却格外暖心,姜宁不禁微笑:“我不困,不睡了。”

火车上也睡不好,她懒得折腾了,车厢里有其他旅客也不好说太亲密的话,她冲丈夫一笑,翻出课本扬扬,“我学习。”

她开学就考试了,还是翻翻书吧。

“况嗤况嗤”的声音十分有节奏,到了下午两点,火车终于到站了。赵向东一手提一个大箱子,身后背着背包,护着妻儿挤下车。

姜宁本来提出由她来背背包的,但赵向东没同意,只让她抱着孩子。

这背包对于他来说不沉,但媳妇儿背着肯定吃力,姜宁生了小闺女那虚弱状态犹在眼前,他哪里乐意让她劳动。

姜宁没法子,好在两个箱子是拉杆式的,下了车后就能拉着走了,她也就不争了。

顺着人潮出了火车站,赵向东先买了几个热腾腾的鲜肉大包子,递到媳妇和刚睡醒的儿子手里。在车上他不放心娘俩单独待在,想着旅途不长,于是就没有挤去前头餐厅买午饭,一家三口就保温壶里的温水吃了些饼干巧克力。

他自己没所谓,就惦记着媳妇孩子没吃好。

和姜红兵老同事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停下来去路边小店吃东西也不合适,他们买了包子就上了公交车,往市纺织厂赶去。

这货车上颠簸了快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林县,不要说安安,就连姜宁也露出疲态。

赵向东很心疼,但没办法,谁让回家就得走这些路程呢?

好在现在林县客车站外头有不少拉客的,挑夫,人力车,畜力车都有。他询问过姜红兵的老同事,一家三口就在客车站附近下了车。

赵向东挑了辆看着最干净的驴车,让媳妇和孩子先坐上去,然后把行礼也给扔了上去。他就不上了,他不累,驴车也并不比他走路快。

“坐稳咯!”

车主是个五旬出头的庄户人家老翁,虽有些年纪,但精神头和身体都很好,吆喝一声后一挥鞭子,大公驴“咴咴”两声,撒开四蹄。

县城外的黄土路坑坑洼洼,驴车其实挺颠簸的,好在那车主是个细心,车上铺了厚厚的稻草和一层旧棉被,姜宁虽然感觉不大舒坦,但还能接受。

果然欲想富,还是得先修路啊!

不然说啥都白搭。

姜宁一边感慨,一边细心给怀里的儿子调整个更舒适的姿势。

安安自打出生以来,就没这么折腾过,小胖墩恹恹地趴在他妈怀里,没啥精神,但好在也未见不适。

“安安告诉爸爸,有没有不舒服?”

儿子遭罪,当爹妈的肯定心疼得很,赵向东俯身给儿子压压帽檐,掖了掖围巾。

安安仰脸瞅了瞅他爸,摇了摇头。

“那你要是有不舒服,一定告诉要爸爸妈妈,知道不?”

安安“嗯”地应了一声,赵向东抚了抚他的小脑袋,又给姜宁掖了掖身上的军大衣。

早在上驴车的时候,他就把军大衣解下来,密密罩在娘俩身上。

“小伙子,领你媳妇孩子回家过年吧?”

老人家是个爽朗健谈的,赵向东一身绿军装,本地话熟练地道,年前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不用说都是过年的。

赵向东今天的笑容多了很多,“是啊,有两年多没能回来了,我这小子还没见过爷奶。”

“哎哟,那是得好好见见!”

是啊,是得好好见见的,赵向东举目眺望家的方向,目露期盼。

大岗村并不偏僻,驴车走了大半个小时,姜宁就能看见记忆中那个小村庄。

冬天日短夜长,没到六点天就开始暗了下来,冷风中,小村庄炊烟袅袅。

饶是内敛如赵向东,此刻也难掩激动之色。

老翁挥了两下鞭子,大公驴加快脚步。

村口老槐树底下,一个少年已经在冷风中等了很久,他远远见了驴车面露喜色,冲出去几步,又犹豫了一下,先掉转头往村子里奔去。

“爸!妈! 二哥二嫂回来了!快到村口了!”

这个少年是老赵家的小儿子赵向阳,随着他一声响亮的吆喝,老赵家沸腾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