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八十年代翻身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一百六十七 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正密锣紧鼓联系工程队的姜宁, 突然收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有人死了!!

死的是成功竞拍到地皮的七人之一, 1号地得主, 那个掀起了拍卖高.潮的农家汉子模样的外地人。

对方黑红的脸庞仿佛还在眼前, 得知竞拍成功后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 看着是个很实诚的汉子。这才几天, 居然传来死讯。

姜宁心脏一阵紧缩, 大热天气,脊背生凉。

消息是陈磊打电话告诉她的,这电话的主要目的其实是通知她去签补充协议, 但地皮得主死了一个这事挺大的,他也顺道提了一嘴。

“人是在返回老家的路上被杀的,听说是山匪, 一辆车五个人都遭了殃。”

那个外地人是隔壁省的, 因为本地政策保守,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倍觉掣肘, 于是才往外地寻找机遇。

成功竞拍后, 处理完杨市这边事情后, 他马上返回老家。毕竟他的大本营在那, 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 他都得及时调配。

他开的是小轿车, 也不是没有防备之心,一车五条大汉,防身武器都带足了, 底气是有的。

几年来一直这么来去, 不想这次出了事,一车人都没留下来。后来有过路司机发现情况,报了公安核实了身份,后来才通知了杨市这边。

“和他的家人协商过后,合同作废,使用费退回去,这1号地得重新竞拍。”

整个工作小组都觉得很晦气,本来这项目已经完美收官,谁曾料想还弄出人命来了。

姜宁急问:“陈三哥,那这个案子查得咋样?有什么说法没有?”

跑长途很危险她知道,会有山匪她也了解,她两个哥哥从前就是跑货的,还曾经遭遇过匪徒。

听着似乎是意外,但不知为何,姜宁却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对于真相她有点迫不及待。

谁知陈磊叹息一声:“没啥进展,证据不足,据那边公安的说法,大概是山匪干的。”

外头还乱哄哄的,这种事故不鲜见,那车出事地点还刚好在两市交界,这么大一桩人命案子,两市之间还在耍太极互相推诿呢。

查探力度能有多大,可以想象。

这事儿不归杨市管,工作小组知道的也不多,除了那边公安传过来的消息以外,也就之前家属过来解约时说了一下。

是挺倒霉的,只是工作小组也忙,惋惜过后,就得继续忙碌着再组织一次竞拍了。

就聊电话这会,姜宁就听见好几个人请示陈磊,她不好耽误人家工作,赶紧告别挂了电话。

五条人命,动魄惊心。

姜宁眉心紧蹙,真希望严打快些到来,将这些人都给一网打尽。

“啥事呢宁宁?”姜母见闺女脸色不大好,忙询问道。

“没事。”

姜宁当然不会把这些事告诉她妈,没的平白受了惊吓,不过她回头却告诉了父亲丈夫和哥哥们,再叮嘱了陈安几个,让大家提高警惕。

她记得,严打是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不过记不清是几月了,反正不是在年末,大概八月九月或者十月。

现在马上就进入六月了,也就再差几个月的功夫,可不能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

由于要再进行一次竞拍,所以陈磊和姜宁约定补签协议的日子也在那天,刚好一次签完。

姜宁到的时候,竞拍已经结束了,1号地的新主人是邹思贤。

成交价比上次低,三十万元。

“姜女士这是来……”

邹思贤看见她有些讶异,不过随即就笑着过来打招呼,一身铁灰色西装,儒雅温文,笑容和熙。

不知为什么,姜宁排斥他的接近,甚至觉得对方完美无瑕的温润外表有些假。

大约是既得利益者的原因吧,说实话站在邹思贤的立场,那个外地男人死得太恰到好处了。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佐证,甚至没有半点捕风逐影的传闻,但姜宁出于第六感,仍然对这个男人拉响了警龄,抱以十二万分防备。

她不动声色笑了笑:“我是来签个补充协议的。”随后,她状似随意说了句:“邹先生真是个幸运的人。”

可不是么,在外人眼里,邹思贤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幸运儿。前面六份合同约束了六个强劲对手,他甚至不需要伤筋动骨,就拿下了大家眼里的最好的地皮。

上一次没拿下地皮,反倒成了好事。

邹思贤也笑了笑:“我也觉得是,我们邹家也算否极泰来了。”

他表情十分自然,看不出半边破绽,欣慰又感叹,还带有一丝缅怀心痛。

姜宁笑笑:“恭喜你了。”

邹思贤似乎还想问她来签什么补充协议,但其实姜宁不大乐意再和他说话,刚好陈磊叫她去签字,她歉意笑笑:“失陪了。”

“请便。”

邹思贤微笑,做了个请的手势,十足绅士。

姜宁签协议比邹思贤那边快,完事她和陈磊打声招呼就走了。

回家以后,思忖半响,她往厂里打了个电话:“彭哥,工程队和咱三个厂子,都给多安排些安保力量。”

安保力量,姜宁不缺。赵向东以前的团里又退下一批人,由于三年义务兵,战士们没能安排工作,邵刚打电话过来问,姜宁这边缺不缺人。

战士们有不少人家庭是比较困难的,邵刚想着试着问一问,能帮一把是一把。他媳妇曹来喜就在姜宁厂子里当车间小领导,倒是听了一耳朵说扩张缺人。

当然,邵刚可不能坑兄弟和嫂子,他选的都是个人素质比较强的,绝对能胜任工作。

姜宁很爽快答应了,有多少要多少,她当时已经拿下了地皮,安保人员是个大缺口。

那位置在郊区,比较偏僻,安保部门必须强而有力。

先让战士们回老家一趟,再过来报道,现在已经陆陆续续有人来了,姜宁让彭弘毅先给安排上上课,让他们先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厂子的规章制度。

现在看来得提前上岗了,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吧。

姜宁是个很谨慎的人,虽然只是一点自己的臆想,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哪怕邹思贤已经拍下了一块地皮,利益冲突已经没有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喜欢八十年代翻身记请大家收藏:(m.xinzz.org)八十年代翻身记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