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八十年代翻身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一百七十六 章(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姜宁知悉后, 暗赞陈瑛高明。

“你甭搭理她啊, 安安心心养胎才是正经。”

“我当然知道, 也就是些无关要紧的人而已, 谁还会搁在心上呢。”

李沁摆摆手, 又耍赖让她也搬回来家属区, “宁宁你搬回来呗, 咱们做邻居多好哇!”

她现在整天闲在家里,还顾忌肚子两个娃,不敢到处乱窜, 待在家里简直苦闷至极。

李沁是外科大夫,大着肚子做手术其实不方便的。她怀孕前期本还能克服一下,但偏又孕吐得厉害, 她也不是为难自己的人, 从善如流就申请休假了。

工作的事,等把孩子生下再说吧。

怀双胞胎比单胎要辛苦, 但李沁感觉还好, 毕竟三个来月的肚子还不明显, 她也就孕吐频繁点而已。

就是忒无聊了。

她一个性子活泼精力十足的人, 硬要拘着不许到处走动, 真的挺痛苦的。

“宁宁你回来吧!”李沁可怜巴巴。

姜宁好笑:“成啊, 不过吧,大概得下半年才行。”

她早有此意。

安安下半年就上幼儿园了,姜宁琢磨着是时候就搬回家属区住的。

一来, 部队幼儿园也在这, 接送儿子方便。二来,丈夫总是在丈母娘家里住着也不是事儿。

哪怕大家不在意。

到时候安安上幼儿园,她白天就把乐乐送回四合院,晚上接回来,这本来是一开始的计划,后来只是因为她突然怀孕才搁置了。

之前乐乐小,姜宁就不折腾了,现在闺女都一岁多了,是时候搬家了。

反正娘家和自家都不远,半小时车程都不需要,非常方便。

李沁也不笨,脑子一转就明白了,“嗯,是该这样的。”

她喜滋滋的,半年时间虽然有点久,不过能搬回来就很好,毕竟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住在家属区,除非许卫国职位有大变动。

这事说定,姜宁瞅着李沁有些羡慕:“哎呀我说你啊,折腾一回就有两孩子,命真好。”

同人不同命。

李沁得意洋洋:“那是,一般人没这本事!”

姜宁牙痒痒,难怪李婧爱揍她,太会气人了,“得了,咱先记账上了,回头再揍你。”

李沁斜睨了她一眼,摇头晃脑:“嘻嘻,你打不过我。”

姜宁:“……”哼!

*

耍完嘴皮子,就已经到了春节了,今年姜宁并没有回老家,因为严打并没有因为新年而停歇,赵向东还有任务。

收拾收拾,往老家寄了一大包东西,再轮流打过电话,让孩子们都给阿爷阿奶拜了年,这个年就在杨市过了。

这个年气氛非常不错,生活安心了不少的杨市居民喜笑颜开,鞭炮放了一挂又一挂,“噼里啪啦”的炸响声从年三十响到大年初一,街头巷尾都是红彤彤的鞭炮碎屑,喜气洋洋。

一家人除了苦逼加班的赵向东,都乐呵呵玩了好几天,市里市外的景点走了好几处,欢腾地过大年。

最高兴的要数孩子们了,有的玩不说,还红包收了不停。

来姜家拜年的人十分多,进进出出总是得给孩子们红包的,个个雄赳赳气昂昂,背了姜宁特地送的斜背小挎包,满满当当塞了红包。

最小的乐乐也非常高兴,这小妮子着一身红彤彤的衣裤,跟个小红包似的,小嗓门清脆,咯咯笑着,等她爸回家还特地把小挎包拿出来,给她爸好好展示一番自己的收获。

赵向东有点酸溜溜,他不在家,他的孩子们也能过得格外有滋有味。

姜宁取笑了他一番,被有点恼羞成怒的丈夫好生收拾一顿,过了一个身心异常和谐的新春佳节。

热热闹闹一直到了元宵,等美美地吃了汤圆,她就把儿子闺女的红包都拆了,然后给他们分别存进银行。

这是一直以来的做法,等孩子大一点,她还得适当教会他们理财,养成一个不错的金钱观念。

小本本安安的就给他自己收着,反正他有自己的房间了。这小子机灵,已经似懂非懂了,偶尔还会拉开抽屉瞅瞅,问他你有钱吗?他忙不迭点头。

乐乐的就先妈妈帮拿着吧,她忒小了点。

元宵过了,虽然年味未散尽,但日子已经重新上轨。

姜宁已经大四下学期了,她的实习单位是市纺织厂,如无意外,她毕业后分配工作也会在这里。

姜宁上大学本意是再次充实自己,并非为了铁饭碗,所以不管实习还是工作分配,反而掣肘了她。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大,市纺织厂是孙甜甜她爸的地盘,两家这关系也不来虚的,孙父利索给走了些关系,姜宁就挂名就成,无需上班。

至于孙甜甜,自家和未来夫家对她的唯一期盼,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下海什么的并不适合她也不需要她,孙父已经把路给闺女铺好了,她本人还是大学生,按部就班,就能到达一个不错的位置了。

姜宁不用急急忙忙赶上课,确实轻松了很多,然而自由度高了,要忙的事情也不少。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大事扎堆。

毕业是一个,另一个就是东郊新厂建成投产,除了这两者以外,还有一桩大事。

今年四月份,国家终于放开了私人企业,允许注册了,这对于广大下海者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国营企业独大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私企走向正规化,它们终于拥有了国家承认的合法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