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红颜乱:盛世奇女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自请镇西北(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那木罕见父汗高兴,自己也喜悦无比。多久了,忽必烈已经很久没这般夸过自己,看来自己选择离开皇宫,到广阔天地去真是走对了,以后不仅要让父汗夸奖自己,还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他最重要的儿子,是他不可忽视的力量。就算没有父汗的恩宠,他也会凭自己的实力夺得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出他所料,晚些时候,右丞相安童来找。安童一直反对他离开大都,今天他擅下决定,右丞相必是又会训他。不过那木罕已不再怕,如今他要摆脱右丞相,靠自己的实力打拼,右丞相要训什么,由他去吧!

安童入宫便问:“合汗传令中书省拟册封诏书,这么大的事,殿下竟不与我商议!”

“不是很好吗?如今我不再是单纯的皇子,已封为北平王,地位比从前提高许多。”

“殿下封王的愿望是实现了,但殿下却要被赶去西北,得不偿失啊!”

“我去西北是建功立业,此去是我扩展实力的好机会。不仅是为封王,我还将借此掌握兵机,还能得到封地,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我将来得到汗位的助力。”

“话是这样说,但前提是,殿下必须战胜海都。”

“海都不过一反王,我岂会怕他?”

“殿下不要小看海都。合汗问谁愿为将讨伐海都,朝中无将自请,可见都知海都厉害。无人愿做的事,殿下抢着做,当心啊!”

“我自会当心。怎么也比呆在宫里烂掉好!我下此决定,父汗不住夸我,看来父汗也希望我出宫建立功业。”

想起面见忽必烈时,他受到的夸奖,那木罕心里到现在还很美,总算找回了些父与子的感觉。

安童摇头长叹,“合汗当然希望殿下离开,只有殿下离开,他才可放心册封真金为皇太子。合汗早就意属真金,已密令中书省准备,就等时机。之所以迟迟不册封,一是诸王反对,二是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习俗,幼子尚在身边,合汗不方便‘废幼立长’。如今海都作乱,合汗便可以此为借口,把诸王调去西北。现在殿下也要去西北了,合汗此时不立真金,还等什么时候呢?”

他的话让那木罕沉默一小会儿,那木罕不是没想过这种情况,但父汗只喜欢真金,自己强留在大都根本没有得到储位的希望,不如退一步,以退为进。“父汗要立真金,就让他立,等我有了实力,皇太子的头衔迟早会回到我手中。昔日,我们拖雷家族不也是靠实力才得到汗位的吗?什么名分都是空谈!海都称自己才是汗位继承人,那也得靠实力说话,不然谁听他的?”

“以武力夺位始终是不得已才使用的手段,殿下还是不要轻易走上此路,以免出现兄弟相残的惨剧。我不愿见到强大的蒙古在内斗中耗尽自己。”安童想起过往,不禁忧心。

成吉思汗立第三子窝阔台,而弃幼子拖雷,窝阔台即位后,拖雷死得不明不白,拖雷的儿子们一直认为父亲是遭了窝阔台的毒手,之后才有拖雷诸子暴力夺取汗位的故事,那场争斗几乎使窝阔台的子孙绝迹了。蒙哥即位后,又对诸弟疑神疑鬼,这些曾与他一起推翻窝阔台家族的弟弟,成了他的最大威胁,尤其针对忽必烈,但蒙哥还未来得及下手便突然去逝,之后又是场兄弟相争。蒙古人不仅敌人凶狠,杀起自己人来同样不手软。每内斗一次,蒙古的力量就削弱几分,如今锐气已经丧尽,只剩相互间的怨气。

安童不喜欢汉臣那一套,但汉臣说蒙古没有明确的即位制度,是内乱的诱因,所以每次汗位交接之时便有大乱,诸王个个以成吉思汗的子孙自居,自认有权即位,相互不服,最终演变成内战,安童认为这话还是有道理的。忽里勒台的推举制度源于部落,已经不适合这个大帝国了,蒙古确实需要新制度。可是汉臣倡议立真金为皇太子,他绝对不赞同,真金太亲近汉人,不能代表蒙古。如果合汗不能维护蒙古人的利益,这个帝国还是蒙古人的国家吗?先辈们南征北战,流的鲜血又算什么呢?岂不是白流,为他人做了嫁衣?

这时,宫人通传,中书省平章阿合马求见。

“既然平章来了,我就告辞吧!”安童厌恶道。

那木罕早等他这句话了,立刻许退,请阿合马入殿。

阿合马入宫便报喜:“恭喜殿下获封北平王!”

“还没正式册封呢!”那木罕故作谨慎。

“已经定了,就等昭告天下。殿下向汗位又进了一大步啊!”阿合马祝贺。

那木罕里心美,但又将担忧说出,“我这一走,真金怕是要做皇太子了。平章可有对策?”

“册封燕王为皇太子是合汗的心愿,谁也阻拦不了。但殿下不用担忧,燕王别说做皇太子,就算做了合汗,只要殿下实力强,照样能把他拉下位。”阿合做了个拖拽动作。

“我也这么认为。”那木罕赞同,他用不着怕真金,“不过,父汗为何这般喜欢真金,一定要立他为皇太子?”

阿合马狡黠的双眼眯了眯,笑答道:“殿下与燕王都是合汗的嫡子,合汗都同样喜欢,只不过合汗不是普通父亲,不能仅谈父爱,他是君王,还得谈帝王之术。合汗如今重用汉臣,而汉臣支持燕王,合汗就得对燕王好,合汗对燕王越好,汉臣对合汗越忠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