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陛下略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42 章(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周王兄真是有心了。”李辞点头道,那多出来的新的位子,就是为她准备的了。

走了一圈之后,剩下的那几位礼部的大佬都相继来了。礼部尚书郎元淳、几位侍郎陆续来了,周王后面才到,与他一道的还有被点为副考官的几个翰林院的翰林。礼部主掌科举事宜,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要经他们手,翰林院也来掺和不是特例。

翰林们在翰林院每日修书,基本上就是与书打交道了,这份差事格外的清贵。翰林院可以算是聚集了整个大魏有学问之人最多的地方,而科举科目中,除了策论有些不同,其余的科目各有各的要求,诗词歌赋亦有所考校,这时,阅卷就要找资格高、经验丰富又有足够学问的翰林了。

礼部尚书郎元淳一眼瞧上去就是个书卷气极重的儒学大家,一张脸上永远都是刻板端正。据说在他的面前,礼部的官员都不敢多喘一口气。他正与周王交谈着,面色上看不出喜怒,只一个劲地听着周王说话,也不发表意见,更不知道他是赞同还是反对。

两个大佬瞧见了李辞,住了口,先过来与李辞寒暄一番,官场互吹先走一遍。周王依旧是一派清和的模样,这温润的气质这么多年了,早就跟他融为一体了,很容易让初见之人心生好感。

周王望着李辞,眼里带着对妹妹的温和,笑道:“父皇看重小九,又给了如此重要的差事,可不能够像以往一般懈怠,勿使父皇失望才是。”

仿佛爱护妹妹的谆谆教导。

李辞应道:“辞自当尽力,但初来乍到,不比得周王兄与诸位,诸位阅历丰富在吾之上,日后还望诸位不吝赐教。”她这一番话说得极为客气,身为一亲王,态度放得低,也不自恃身份,容易让人生好感。

郎尚书肃正的面色缓了些微,拱手道:“殿下客气,具是为陛下办事,自当尽心尽力。”

寒暄完了,就要说正事了。今日所议便是举子斗殴之事,京兆府拿了人之后已将犯事的举子移交礼部。一般来说,聚众斗殴属于京兆府管辖范围之内,可犯事的人数众多,且身份都不一般,举子皆是获得朝廷认证功名之人,在礼部都有备案,又有前次参考,京兆尹果断的把这个摊子丢给了礼部。

多亏了那犯事举子中嚷嚷得最凶的一个,京兆尹知道此事可能会牵涉某些人,他位卑职低不好惹人家,只好把人送出去,让礼部头痛去。

郎尚书捻着胡须,首先开口道:“此事并非第一例,且由私人恩怨引起,但终究影响不好,按照之前办也可。”

京兆府抓了犯事的举子,也请了当时在场却没有参加的举子查明了情况,不过是两个举子的私人恩怨引起的,不算是什么特别大的坏事。但影响不好,秋闱在即不思好生准备,跑出来闹事,可见这些举子品德不行。朝廷开科取士,考察学问是主要的一方面,但其他方面也不可不看。一般私德败坏的举子,朝廷首先就剔除了。

“按照先例,如此也善。”周王道,他也是同意按照前例,直接革除这些举子的功名,以示教训。但他还不忘问李辞的意见,一双温润的眼睛看着她,问,“雍王以为如何?”

李辞正了正身子,说道:“孤所懂不多,既然亦有先例,那便按照先例来罢。”

好了,整个礼部三大巨头都同意直接革了那些举子的功名。这件事情,若是没有特殊情况这样也就结束了,可它偏偏就是不简单。

一礼部侍郎说道:“功名贵重,举子皆所依赖者,寒窗苦读十数年才有此功名,一朝革除未免太过严苛。不若禁此一届科举,加以申饬,既能以儆效尤,又可显示陛下与朝廷的宽宏仁德。”

※※※※※※※※※※※※※※※※※※※※

更新,基本上是两天一更。

喜欢陛下略怂请大家收藏:(m.xinzz.org)陛下略怂最早小说手机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