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带着灵泉快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知青(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时间一晃就到了要放暑假的时候。

米朵打算要在村里盖房子的消息一出来, 不光在他们这些一起下乡的知青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就是村里人也觉得有些诧异。

知青们就不必说了,他们几乎都还抱着要回城的念头, 虽然明面上说要扎根农村,可是心里却都心心念念想着回城。如今听到米朵竟然真的想要扎根在这里的消息,佩服的人自然也有, 但是更多的却是不理解, 不理解她放着好好的城里生活不要,反而喜欢留在村里。

毕竟在他们知青的心里,下乡只是这一两年的事, 再过几年, 他们就可以找各种途径回城里了。

倒是村民们诧异归诧异, 但是想到米朵能一直留在村里,担任小学的老师也挺好的, 所以他们对待此事倒还抱着比较友好的态度。

于是米朵想要在姚家房后的那一片空地盖房一事, 村里和大队不仅很快就批了下来,还按照她的要求给她多划了一些空地。

有过一次在村里盖房的经历, 米朵几乎是驾轻就熟,再加上有张婶和知青们帮着张罗, 米朵手里又有钱,这次建房几乎是顺风顺水,还不到暑假结束房子就建好了。

大概是工钱给的痛快, 村民们还多给她运了几车土, 把院子垫的厚厚实实的, 用来种菜是没问题了。

米朵搬入新家那天,只请潘小娟和张婶几个关系好的过去坐了坐,吃了顿饭。一来是为了省钱,二来她确实没多少亲朋好友可请。

过后几天,米朵就开始忙着把山上种出来的一些粮食偷偷运到家里。她在盖房子的时候,特地让村民们给她挖了一个地窖,有两百立方米,能盛不少粮食。

山上原来种下的玉米已经收获了两次,差不多有三百来斤。小麦后来买到种以后,也收获了一次,有一百多斤。而各种豆类和花生只收获了一次,不过产量却比玉米要多一些,加起来有五六百斤。

对这些粮食,米朵早有打算。各种豆类和花生留下来自己吃,而玉米和小麦她打算留下一小部分,另外一部分则拿去换成粮票和钱。

毕竟,她一个知青每年分到的粮食有限,突然拿出那么多粮食到磨房磨面肯定引人怀疑,还不如换成粮票和钱,以后还可以用粮食和钱买吃的。

于是趁着暑假还没开始,米朵去了几次镇上,每次都是天还没亮就走,花了好几天的功夫,才做好这件事。

最后一天,她还用手中的粮票在镇上买了些白面和猪肉。

晚上的时候,米朵用院子里刚刚冒出来的小葱剁碎加上猪肉和少许青菜,包了一顿饺子吃。

这还是穿来以后,米朵第一次吃到白面和肉,她一个人解决了三盘饺子,要不是怕吃撑,她还会将剩下的二十几个饺子一起吃完。

那二十几个饺子,米朵后来想了想,找了个盘子盛好,端去送到了姚家。

姚老头抛开成分不提,确实是个好邻居。米朵建房的时候,他也帮了几天忙,缺的工具都是他主动送来的。

米朵敲开姚家大门的时候,姚老头正在房里教姚新宇认字。姚新宇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可惜姚老头却拿不出钱来供孙子读书,只好自己在家教孙子认字。

听到敲门声,爷俩都是一惊,姚新宇还飞快的把认字的书藏了起来。姚老头等孙子藏好书,这才慢吞吞的去开门。

等他开开门看是米朵,这才松了口气,“是许同志啊,快进来坐。”

米朵不着痕迹的扫了眼他们住的地方,环境简陋归简陋,却收拾的很干净整洁,墙上还贴了不少报纸,掩去了房子的破败。

米朵收回目光笑道:“今晚我包饺子,包的有点多,就给你们送了一盘。”

姚老头却不肯收,饺子在当时可是个好东西,一般人家一年到头也不过吃上一两顿。

米朵道:“老爷子你就收下吧!这天这么热,这饺子若是不吃,明天保不齐就坏了。”

姚老头听米朵这样一说,才把东西收下。

米朵也不多留,送完饺子就走了。

她走后,爷俩将那一盘饺子推来推去,最后姚老头吃了五个,剩下的都让给了孙子。

看着孙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姚老头有些伤感,孙子没赶到好时候,前些年莫说饺子,就是鸡鸭鱼肉,因为顿顿都吃,姚家的人也不怎么稀罕。

只可惜,好日子并不长久,孙子还没出生,姚家就败落了。

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守好祖宗留下来的那点东西,姚家迟早会有起来的那一天。

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孙子赶紧上学念书。只有念书识字,才能将祖宗留下的手艺传承下来重整家业,不然光凭他攒下来的那点金条和银元宝,迟早会坐吃山空。

姚老头是个清楚人,也从不做赔本的买卖。当初在米朵建房的时候帮忙也不是没有目的的,他下地干活的时候听人们说米朵既是城里来的知青,现在又在小学教书。若是笼络好了她,对将来孙子上学也有帮助。

本来姚老头打算过几天去上门求一求对方的,哪里想到对方却比他先上门一趟,而且还送了一盘肉饺子。这下,姚老头就觉得原来准备的礼物有些不够了。

姚新宇吃完饺子后,就见姚老头还在那里发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