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紫箫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调虎离山(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秦士逊亲手剥了一个橘子,递到邓祥手上,语重心长地说:“哎,老弟啊,话不是这么说,现在阳罗大营已经出动了,咱也不知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令尊有没有随军出征?这样反而不好办了……”

“没啥不好办的,老哥哥!”邓祥嚼着橘子,答道,“你就让我睡一会儿,明天我自己去阳罗大营探听一下虚实。你们立刻布置兵力,只要我父亲出征去了,我保准让朱锦父子,单人单骑地跟我一起到柔远来!”

“你如何能让朱锦父子单人单骑地来柔远?”秦士逊满心狐疑地问。

“我从十四岁就在阳罗中军效力,对于他们爷俩的脾性,再清楚不过了。那爷俩儿,最听不得的就是人家夸他们,只要捧一捧,他们就能上天了……”说着,邓祥懒洋洋地揉揉眼睛,“老哥,我真是困得不行了,让我再睡会儿……”

“快快快,送少将军去安歇……”李登府连忙吩咐道。

——

晨曦初升时,邓祥盥洗完毕,吃过李登府、秦士逊等人为他精心准备的早饭后,骑上一匹快马,径投阳罗大营而来。

朱锦还没有睡醒,但他昨夜送走邓绍群后,就在中军大帐歇宿。听闻邓祥来了,他睡意朦胧地爬起来,披上战袍,也没有戴面罩,就来到帐前。

看见那张可怕的脸,邓祥心里多少有点犯怵。他定了定神,上前两步,满脸堆笑,施礼道:

“君侯早!清早打扰,万请见谅!”

“邓祥啊,这么早来,有什么事?”朱锦哈欠连天地问。

说话间,朱嗣宁从自己的营帐过来了。他进入大帐,看见邓祥,双眼投射出厌弃的神色。邓祥素知朱嗣宁不喜欢自己,但此时,他情知自己身负重任,也只好拱手施礼。

“你来干什么!”朱嗣宁心怀不满地问。

“君侯,少君侯,”邓祥面不改色,“昨夜听闻武唐遭遇曼桓袭击,满城百姓都为之惶惶不已。李知府差末将来,请君侯告知实情,以便府城修理团练,防患未然。”

“府城里还需要什么团练营?我阳罗大营还不足以抵御曼桓?”朱嗣宁冷笑道。

“话是这么说,末将也相信君侯神威。只是阳罗大营的兵力聚合在柔远河畔,以备曼桓出陡峪口。但西边、东北尚有三个县,与曼桓一山之隔,地势比武唐更平坦。这三个县的县令已经连夜赶到府城,现在正如丧家之犬一样,不知所措。”

“昨晚武唐确实遭遇曼桓侵袭,令尊临危受命,带领中营二十万精锐,赶赴武唐去了。”朱锦答道。

“啊?我竟不知老父昨日匆匆离家,是为救武唐!”邓祥嘴上这么说,心中却一阵暗喜。

“呵呵,你邓祥居然也关心前线战局了!”朱嗣宁在一旁冷笑道。

“少君侯,邓祥昔日确实荒唐了一些,但近期被父亲锁在家里,日夜由父亲亲自教授《孙子兵法》、《六韬》、《三略》,并研读《左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邓祥这半个月来,多少还是有些长进的。”

“做将军的,哪有读书读出来的!”朱嗣宁嗤笑道。

“宁儿,”朱锦制止儿子,“读书还是有些用的。邓祥,书自然要读,但为将者也要多经历战阵,在烽烟战火中多经历练,方能成就大器。”

“君侯教训的是!邓祥以后定当多向君侯、少君侯和家父请教。”

“你今天来,是为什么事?”朱锦问。

“一是想打探一下武唐那边的情况,一是想……”邓祥停了一下,才继续说,“为各县团练营的事情,想请君侯派一两位将军去府城指导一番。”

朱锦与儿子对望一眼,转过脸来,沉吟了一会儿,才说:

“昨天晚上军情紧急,营中的名将都跟你父亲一起去武唐了。”

“呀,这如何是好?”邓祥闻言,露出焦急的神情。

“不妨,我父子已经安排好了阳罗大营的武备,这会儿我父子也可一同去一趟府城。宁儿,你觉得呢?”

“儿愿往!”朱嗣宁斩钉截铁地答道。

“要是能请君侯与少君侯亲自去指教,自然最好不过。只是,君侯父子身负阳罗大营守备的重任,贸然离开大营,是否合适?”

“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团练营训练,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营中需要哪些武备,怎么安置,怎么试用,如何训练士卒,排兵布阵,这都是有讲究的!”说到这里,朱锦有些自鸣得意起来,“不瞒你说,我从十五岁,就被先父送到团练营历练,宁儿十三岁的时候我也把他送去了。我父子都由团练起身,团练事务了如指掌!”

“那是!”朱嗣宁也得意洋洋地说,“放心吧邓祥,我跟父亲出面,准保把府城团练营安排得有模有样!”

“哎呀,那就多仰仗君侯和少君侯虎威了!”邓祥略露欣喜的神色,拱手道。

“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走吧!”朱锦说着,站起来。

“君侯是否先用些早饭……”邓祥问。

“不妨!拿些干粮路上吃就好。”朱锦答道。

“我们都是久经沙场的人,行军打仗的时候都是这样!这滋味儿,你邓祥怕是没经历过吧!”朱嗣宁补充道。

“噢,邓祥明白了!以后也要像君侯和少君侯这样……”

“走吧!”朱嗣宁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